壹|行業政策與市場趨勢:長時儲能爆發在即
1為什么工商業儲能將迎來爆發?
1政策紅利密集釋放,釩電池成新型儲能焦點
- 云南率先轉向長時儲能:2025年7月,云南省能源局明確表示,未來集中共享儲能項目將優先支持全釩液流電池,原則上不再新建磷酸鐵鋰項目。政策對釩電池項目按裝機規模的3倍提供容量租賃服務,較磷酸鐵鋰項目收益提升68%,直接推動經濟性突破。
- 四川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:作為全國首個出臺省級釩電池專項政策的省份,四川發布《促進釩電池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》,依托攀西釩礦資源(占全球儲量39%)和完整產業鏈,加速建設“釩電產業走廊”。2025年7月,四川省國資委更牽頭省屬國企調研會,提出整合資源、技術、資本三要素,構建“全應用場景釩電池生態圈”。
- 全國補貼傾斜長時技術:深圳光明區對液流電池項目按實際投資給予最高20%補貼(上限5000萬元),顯著高于鋰電項目的10%,政策直指產業鏈薄弱環節。

2市場剛需爆發,長時儲能步入黃金期
- 裝機量躍升:2025年上半年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達96.5GW,首次超越抽水蓄能。其中云南以4.23GW/8.46GWh新增裝機居全國首位,長時儲能缺口顯著。
- 經濟性驅動:云南峰谷電價新政支持“兩充兩放”模式,高峰時段延長至6小時,4小時以上長時儲能技術套利空間擴大。疊加租賃政策,釩電池項目IRR(內部收益率)預計提升至12%以上。

貳|液流電池產業核心洞見
1技術突破:國產化降本與性能升級
- 電解液革命:四川發展興欣釩能公司展示短流程電解液制備技術,建成6萬方/年產線,推動電解液成本下降30%。
- 系統能效躍升:中科院張華民團隊宣布,國產電堆功率密度突破140mW/cm²,系統能效達85%以上,循環壽命超20,000次,全生命周期成本較鋰電低40%。
2產業協同:河北與四川的“雙極格局”
- 河北:依托承德釩鈦(產能4.2萬噸)等企業,形成“釩礦-高純釩-質子膜-電堆”完整鏈條,資源儲量占全國40%。
- 四川:以華瀘光電集團、偉力得能源為代表,聚焦系統集成與商業模式創新。偉力得已實現現貨市場“一日三充三放”運營,驗證釩電池經濟模型。

3標準化與出海:中國方案全球輸出
- 聯盟成立:發起“液流電池產業聯盟”,推動統一技術標準,助力企業抱團出海。
- 全球話語權:中國儲能電芯占全球出貨量93.2%,釩電池將復制鋰電出海路徑,2030年海外市場占比目標提升至40%。
叁|華瀘光電全產業鏈布局:從資源到應用的閉環生態
1資源根基
- 依托四川攀西釩礦戰略資源,與攀鋼、川發興能深度合作,保障釩電解液原料自主供應。
2技術閉環
- 核心突破:覆蓋電解液配方、電堆設計、系統集成全環節,30余項專利構筑技術壁壘。
- 效能標桿:實現72小時超長儲能周期、20,000次循環壽命,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40%。

3智能生態
- 川南最大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(2026年擬建成),提供“設備+平臺+服務”一體化解決方案;
- 虛擬電廠技術破解風光消納難題,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落地。

肆|戰略動向:技術出海與生態擴張
- 東南亞布局:2025年6月泰國展會簽約多個海島微電網項目,計劃設立當地技術服務中心,提供“設備+運維”全周期支持。
- 資本路徑:依托政策紅利加速科創板IPO進程,目標2030年市值破百億,打造釩電池領域首個上市平臺。
結語|全產業鏈之力,重塑能源存儲新紀元
政策東風、技術革命與生態協同正推動釩電池從“示范項目”邁向“市場化爆發”。華瀘光電以 “釩礦→電解液→電堆→儲能系統”全鏈條自主可控為核心,持續鞏固西部釩電龍頭地位。隨著云南、四川等地政策紅利釋放,以及全球長時儲能需求井噴,華瀘的閉環生態將成為中國新型電力系統破局的“綠色引擎”。
 |